光伏制造业目前正处于阶段产能过剩状态,而价格战成为必然结果,同时也是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必要要求. 然而,光伏制造业降价所带来利润并没有完全为光伏电站装机成同比下降. 原因是,光伏电站在面临强大储能压力。
在2022年,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组件招标均价约为1.92元/W(未加权). 而到了2023年,光伏主材全面降价,最近两次集中采购中标均价已降至1.3元/W. 这意味着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0.62元/W,降幅达到32%. 对于制造业而言,短短半年内整体降价30%以上是令人难以置信。即使是依降价促销汽车、手机等消费品,也很难在半年内实现如此大降幅。实际上,光伏制造企业对此并不满意。光伏供应链体系资金密集、能源资源消耗高、技术门槛高、管理要求也很高,因此应该享有更合理利润. 虽然硅料企业去年赚了很多钱,但他们也是三年才开张,开张才赚了一年. 不能只看到利润丰厚一面,忽视了潜在风险. 如今,光伏制造业面临阶段产能过剩压力,加上集中采购需求剧增,利润已经变得薄如刀片.
从产业链分工角度来看,与制造业相比,下游光伏电站要轻松得多. 甚至电站运维这个任务也全部外包了. 正如一位光伏行业专家所说,光伏制造业利润回归制造属,价格回到正常区间,哪怕略低于正常水平,成管理系统都是可以接受。因为这符合光伏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、硅基能源替代碳基能源必然要求. 然而,光伏制造业发现,降节省下来利润并没有完全兑现为下游光伏电站装机降。
根据国际能源网/光伏头条(PV-2005)对6月份第5周(6月26-6月30)光伏EPC招/中标项目统计,当周招标规模总共为3114.09MW,中标规模为2209.84MW,招中标规模合计5323.93MW。在价格方面,有一些令人不安情况. 分布式大EPC均价为3.79元/W,而集中式大EPC均价为4.54元/W. 与2022年平均中标价格综合对比来看,以下变化更加明显:分布式大EPC降价0.35元/W,分布式小EPC降价0.32元/W,集中式大EPC反而涨价0.6元/W,集中式小EPC降价0.01元/W。尽管单周招标价格可能不具有代表,成管理系统但通过国际能源网/光伏头条统计数据来看,上半年整体趋势更加清晰. 这显示出光伏电站装机成变化.
光伏制造业价格战所带来变化既是也是机遇.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,降低成、提高效率是必然选择. 对于光伏电站来说,要寻求更具竞争力组件供应商和更好装机解决方案.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,并实现可持续发展. .